Sunday, April 4, 2010

学做自己的主人


我们难道不是自己的主人吗?我们自己挣钱,自己走路,自己吃饭,自己工作,我们虽然不能自己生自己、自己把自己带到这个神奇的世界里来,但我们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时候离开,如果哪一天不想苟活,我们甚至可以自己裁决自己的寿限,怎么可以说我们不是自己的主人呢?
其实很多人都不是自己的主人,他们不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要的是什么,所以常常很盲目地跟随潮流走,人家说什么他就做什么,自然会感到无奈。一对住在乡下的父子要到城里去卖家里的一头驴。一开始父子俩牵着这头驴一起走路。走着走着,就听到有人说:“哈哈!你看,这里有两个大憨呆,有驴不骑,竟然在那里走路。”父子俩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爸爸就叫儿子骑着驴,自己走路。走着走着,又听到人家说了:“你看你看,这个不肖子,竟然自己骑驴,叫自己父亲走路。”于是,他们就换过来,这次换爸爸骑驴,儿子走路。走着走着,又听到人家说了:“天啊!竟然有这样的父亲,自己骑着驴享受,却叫儿子走路。”父子俩听了,觉得很为难,不知怎么办才好。想了好久,父子二人终于想到一个好方法了。这个好方法就是,两个人一起骑着驴进城。他们想这一次一定没有问题了,两个人就很放心地骑着驴。走着走着,又有人说话了:“你看你看,真可恶,两个人加起来那么重,竟然骑一只小驴子,真是虐待动物。”父子俩听了,赶紧下来,又不知该怎么做才好。有时我们一边享受着自由生活的福祉,一边给自己的头脑和心灵设置许多禁区。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我们有时忘了自己活着的
目的,甚至忘了我们自己。很多人觉得自己活得很累,不得不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不得不为别人也靠别人活着。
他们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充满焦虑,怕“人言”,毕竟“人言可畏”,人言像把刀,可以“杀人”的。自己的一言一行似乎都在为别人表演,希望自己的表演赢得别人的掌声。为别人而活导致一个巨大的民族性格问题:我们怕做“出头鸟”,怕“吃螃蟹”,对一切新事物持观望的态度,因此失去了机会,失去了舞台,错过了挖掘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与可能。
对于女人,做自己的主人难度就更大了。女人甚至都没有一间自己独立的房间可用,一个女人小时候生活在父母的房子里,长大之后生活在丈夫的房子里,迟暮之年则可能寄居在子女的房子里,唯独没有自己的房子。而自己的房间意味着自由、财产、庇护,意味着一个心灵的归所。
做自己的主人这一点在女性越来越自由的今天,依然具备价值。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点击量颇高的博客,能说这样就具备了你心中期待的心灵自由了吗?还是会有些许苦涩在心底暗涌吧。


pick on : http://218.27.19.178/blog/u/liujie2008/archives/2009/28336.html

很多人在走入社会参加工作结婚生子之后就活不出自己了。其实不难解释每个人都是在独立生活以后才知要面对一大堆生活琐事年龄渐长难免会心烦气燥感怀哀伤。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已工作18年,结婚16年了,在逝去的光阴里,自己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难题和困难,当然,也在这些过程中,不断历练,不断成熟。给我的体会是:我们生而为人,在世上惟一能做的就是做自己的主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善于自己做自己的甜心,只有行使在自己的轨道上把握自己,战胜自己,不断超越,生命才会更加光彩!有人说:“在天地万物之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有的东西,不属于你,即使你执意追求,照样不属于你;有的东西,属于你的,即使你有意放弃,还是属于你。”这句话和我的观点一样。我也很赞同这样一句话:你可以被人打倒100,但你必须使自己第101次站起来,自己要做自己的主人
自己要做自己的主人,首先自己要对自己负责。每个人活在世上,都要有责任感,对家庭的,对工作的,对社会的,对父母的,对子女的,对亲人的,对职业的等等。当你尽到了责任,你的生存价值也才得到真正体现,你才会享受到亲人对你的感激,领导对你的满意和称赞,以及社会对你的认可和赞赏,你才会感到生活是如此的甜美。
自己要做自己的主人,自己还要努力做自己的英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往往能放下得与失,成与败,自己就成为了自己的英雄!举个大家熟知的例子: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射击运动员杜丽在第一金的争夺上失败了。但她能及时调整自己,放下了得与失,没有自暴自弃,勇敢地做了自己的英雄!最终获得了第19枚金牌!
自己要做自己的主人,自己就要真实地面对自己。年龄增长无法改变,我们可以保持和改变的是自己生活的颜色、生命的质量!尽情做回自己,用自己的自由、自己的快乐、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圆梦,谱出属于自己的甜美音符。我很喜欢超级女生尚雯婕,她的不服输、不张扬的性格,她的演唱有自己的特色,她不善于效仿,正因为她在外形和演唱上独特的特点,使获得了成功。人适当的保留自己的个性很有必要的。不要随波逐流,真实地面对自己,尊重内心的感受,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我认为这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朋友,请努力地做好自己,活出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pick on : http://www.inex.twmail.net/temp/p05/169.htm

人性的弱點,就在於明明知道應該要有所改變,但卻遲遲不行動,而終至錯過許多關鍵時刻。事實上,這也就是為什麼成功與失敗的人數,之所以比例懸殊;因為,勇於改變的人實在太少。而且,人們常常自我欺瞞,不願意面對現實。
前些日子,我在研讀和教育改革有關的資料時,發現一些談及青少年犯罪的過程,都是從不良的交友與生活習慣開始。尤其是談到吸食麻藥方面,更是如此。很多人是出於好奇或是怕被同學、朋友訕笑,所以自己騙自己說:「我只吸一次,不會上癮!」、「我很行,隨時想不吸就可以不吸!」結果呢?越吸越多,不只戕害身心,甚至開始為了滿足藥癮,而更加沉倫,並做出其他不擇手段獲取金錢的犯罪行為。
這些年輕人並不是在無知的情況下,開始誤入歧途,而是,活在自己的假想中,不斷告訴自己:「現在或許不是很好,但是離開這些朋友(麻藥)可能更難過。」所以,拒絕從不良的習慣中走出來。坦白說,「恐懼」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正是人們拒絕改變的主要關鍵。只是,這種純屬想像的的疑慮,往往是一種自己嚇自己的心理。
如果勇敢去嘗試,就可以很快發現有轉機而產生好結果,遠高於坐以待斃。我記得從前聽過一個故事,說的是兩個和尚,一窮一富。有一天,兩個人在一個大師講經的場所相遇,互相心有感慨的聊到,想要參透佛理,應該要到印度一趟,效法玄奘法師,親濡佛教發源地的聖誨。富有的和尚就說:「談何容易唷,從這裡到印度少說也要走上好幾年,得需要幾百兩銀子。我想這件事要從長計議。」而且言語間,十分鄙視窮和尚,認為窮和尚想去印度,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過了三年,兩個和尚又在一個盛大的法會碰面,兩個人互相寒暄後,窮和尚很謙虛的告訴富有的和尚,自己已經從印度回來了,而且真的獲益良多。「怎麼可能?那要花多少錢?你怎麼可能去得成?」富有的和尚驚訝的說。「我沿路扥缽,而且找到搭船的機會,在佛祖的庇蔭下,完成了這一趟開悟之旅。」窮和尚的答案讓富有的和尚又佩服又慚愧。

No comments:

Followers